“稳定币是什么”登顶中国抖音热榜!千万网友边刷边懂:加密货币要“转正”了?
2025年7月5日,一个看似与普罗大众极为遥远的金融科技名词——“稳定币是什么”,意外地登上了中国抖音热搜榜的第一名。在一个对加密货币交易与挖矿实施严格禁令的国度,这一现象无疑是一次强烈的信号。它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从专业的财经圈扩散至千万网友的荧幕,引发了一场现象级的“全民科普”。
这不仅仅是一次偶然的热搜事件。它背后,是全球金融格局的剧烈变动、大国间的数字货币竞赛,以及一个深刻的问题:被视为“链上美元”的稳定币,是否正在引领加密货币,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从灰色地带的“荒野”迈向主流金融的殿堂,迎来其“转正”的历史性时刻?
刷屏的“稳定币”
这场席卷中国舆论的风暴,其源头来自太平洋的彼岸。2025年6月,美国参议院历史性地通过了《GENIUS法案》,为美元稳定币的合规化铺平了道路,这被视为美国打响稳定币合规的“第一枪”。随之而来的是,美元稳定币发行商Circle在纽交所上市后股价疯涨近7倍,亚马逊、沃尔玛等传统巨头也纷纷考虑推出自己的稳定币。
这一系列动作,在中国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师眼中,不失为一场精心设计的“阳谋”。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稳定币并非一种全新的货币,而是现有主权货币的“新型分发渠道”。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场中超过97%与美元挂钩,这意味着每一次稳定币的跨境支付、交易和结算,实质上都是在扩大美元的影响力,并间接增加了对美国国债的需求。
对于正在努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而言,这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战略焦虑。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公开警告,美元稳定币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全球的“美元化”现象,侵蚀他国的货币主权。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也指出,美元稳定币的目标是维护美元的全球主流货币地位,其对中国的影响已处于必须积极应对的阶段。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内部长期以来对加密货币的强硬态度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一场从官方到民间,从企业家到经济学家的大辩论,迅速展开:
官方的微妙转向:202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首次公开提及稳定币,承认其在重塑传统支付体系、缩短跨境支付链条上的潜力,并指出新兴技术有助于应对传统支付系统被“政治化”的风险。
企业巨头的闻风而动:蚂蚁集团和京东集团接连高调宣布,将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希望借此将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与此同时,据传这两个集团也在积极游说中国央行,以期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
学界与智库的集体呼吁: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李扬、中央政法大学教授邓建鹏等众多顶级学者和国家智库,纷纷发文呼吁中国需要在坚守金融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避免因政策滞后错失技术革命机遇,主动参与规则制定。
展开全文
抖音的热搜,正是这场全国性大反思投射到公众层面的结果。它标志着稳定币议题,已从象牙塔内的讨论,变成了全民关注的焦点。
那么,这个让千万网友好奇、让大国博弈的“稳定币”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一种锚定美元、人民币等法定货币、旨在维持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根据抵押物的不同,主要分为:
法币抵押型:如USDT和USDC,其背后有等值的银行存款和短期国债作为1:1的储备支持。
加密抵押型:如DAI,通过超额抵押比特币、以太坊等其他加密资产来维持价格稳定。
算法型:通过算法机制(如自动调节供应、套利模型等)维持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其价值不依赖传统资产抵押。不过,曾因Terra UST的崩盘而暴露其设计缺陷,为市场敲响了警钟。
然而,稳定币的真正潜力远不止于“稳定”。顶级风投机构a16z的报告指出,稳定币因其快速、几乎零成本以及可程序设计的特性,已成为构建全球金融科技的最佳工具。它们被视为一个“兆美元级别的机遇”,能够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为全球14亿无法获得银行服务的人口提供金融工具,并将高达13%的跨境汇款费用降至接近零。
中国香港的棋局
面对美元稳定币的强势崛起和国内严格的资本管制,中国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战略支点——香港。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明确表示,香港稳慎推进稳定币发展,正体现了其在“一国两制”下“防火墙”和“试验田”的功能。
香港金管局已宣布,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稳定币条例》,并开始接受发行商的牌照申请,这使其成为全球首个为稳定币提供明确发牌机制的金融中心。这一框架不仅适用于港元或美元稳定币,也为发行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预留了空间。
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普遍认为,中国最可能的策略就是利用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试点。这一策略可以在不冲击内地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利用香港深厚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池,探索一条绕过传统SWIFT体系、更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新路径,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的引擎。
无法缺席的全球竞赛
总之,“稳定币是什么”登顶抖音热搜,这绝非偶然。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标志着一个复杂的金融创新,在多重力量的推动下,终于突破圈层,进入了公众视野。
放眼全球,从美国的《GENIUS法案》到欧盟的《MiCA法规》,再到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的监管布局,稳定币正在经历一场从“草莽扩张”到“制度主导”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是各国对未来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主导权的争夺。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场无法缺席的竞赛。从严厉禁止到鼓励探索,态度转变的背后,既有应对美元霸权延伸的防御性考量,也有借助新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的主动布局。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这意味着加密货币正以一种更务实、更合规、与现实世界结合更紧密的方式,走入我们的生活。稳定币的“转正”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但它所引领的金融革命,已经势不可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