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到底是什么?有啥用?
稳定币的火热是挡不住了,从概念到企业推出,再到川普的推进,以及最近国内的跟进,资本市场如香港稳定币牌照的抢手,让很多投资者疑惑难解。
Ta到底是什么?
用最简单的方式理解一下:稳定币就是一种“价格基本稳定”的加密货币。
为什么Ta要出现?
因为普通加密货币,像比特币、以太坊等,价格波动太大了!今天可能值 100 块钱,明天可能变成 50 块,后天又变成 150 块。这种剧烈的价格波动让它们很难用于日常支付或稳定储值。
你敢想,刚用比特币买杯咖啡,可能刚付完钱,ta就涨了,相当于你多付了好多钱;或者刚收到加密货币工资,ta就跌了,你的钱就变少了。
所以就需要稳定一些的加密货币,也就是后来“发明”的稳定币。它的设计目标就是保持价值稳定,通常目标是1个稳定币=1美元(或者=1g黄金、1元人民币,像川普家族支持推出的美元稳定币USD1,就是1兑1)。
这样,加密货币就能现金或银行存款一样价值稳定,方便使用。
Ta怎么做到“稳定”?
主要方式目前有这几种——
抵押型(最常见):
发行稳定币的组织或公司,会在银行存一笔真实的钱(比如美元),或者持有非常安全的资产(如美国国债)。
他们每发行1个稳定币,背后都有价值1美元(或更多)的资产作为支撑。要发行20万个稳定币,就要先存上20万美元作为储备资产。
简单理解:就像你拿黄金去银行换一张等值的“金票”,这张“金票”(稳定币)的价值就由背后的黄金(美元/国债)保证。常见的如 USDT, USDC。
算法型(风险较高):
这种没有实物资产抵押,而是通过复杂的电脑程序和规则(算法)来调节市场供需,试图让币价稳定在 1 美元。
如果币价高于 1 美元,程序就自动多发行一些币来卖,增加供应,让价格回落。
如果币价低于 1 美元,程序就自动回购销毁一些币,减少供应,让价格回升。
简单理解:像一台自动调节价格的机器,试图通过“印钞”或“烧钱”来维持价格稳定。这种风险更大,历史上出现过崩盘(如 UST)。
展开全文
Ta有什么用?
交易媒介: 在交易所里,稳定币是不同加密货币之间交易的重要“桥梁”。买卖双方都更愿意用稳定的币计价和结算。
支付: 一些商家开始接受稳定币支付,价值相对稳定,不用担心像比特币那样大幅波动。
转账汇款: 用稳定币跨国转账通常比传统银行更快、更便宜。
加密货币市场的“避风港”: 当比特币等暴跌时,人们可以快速把币换成稳定币,保住价值,等市场稳定了再买回来,避免损失。
连接传统金融和加密世界: 稳定币是法币(美元等)进入加密货币世界的主要入口,也是加密货币变现成法币的重要出口。
虽然目标是稳定,但Ta并非完全没有风险,比如发行机构是否真的持有足额抵押品?是否可靠?算法稳定币的机制是否可靠?
另外,尽管当前市场如火如荼、各大机构争相入局,甚至出现这样一种观点——稳定币将重构、颠覆国际货币体系。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无疑是夸大稳定币的影响。
客观而言,稳定币会扩大法币的使用,增强对应法币的地位,并提高跨境支付的便利和效率。
但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乔依德表示,稳定币以主权货币为锚定基础,实为法币功能的延伸与扩散,无法颠覆其赖以生存的体系。稳定币所能提升的跨境支付效率可能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高。有研究指出其实际成本可能接近1%。
国际清算银行(BIS)报告也指出,稳定币因缺乏单一性(货币的价值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是相同的、一致的,稳定币则由于发行商的不同而价格则不同,且会有波动)、弹性及完整性,不能成为未来货币体系支柱。
为啥川普积极推进稳定币呢?
表面上,川普政府将稳定币定位为美元数字化的重要工具,旨在通过合规美元稳定币(如USD1)替代传统跨境支付系统,降低交易成本,缩短结算时间至实时完成,从而增强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渗透力,巩固美元霸权。
还挤压非美元稳定币生存空间。法案要求境外稳定币发行人(如Tether)需在3年内满足美国监管标准并向OCC注册,否则禁止在美销售。此举直接削弱人民币、欧元挂钩稳定币的竞争力,巩固美元在加密市场的定价权(当前90%稳定币锚定美元)
当然,背后更不乏家族利益,民主党曾要求法案加入禁止川普及其他高级官员在任职期间从加密货币投资中获利之类的条款,但遭共和党反对。
这表明川普家族可能从稳定币项目中获利。川普家族持有WLFI大量股份(家族控股60%),有权获得代币销售75%的收益。
同时,WLFI计划将房地产、债券等资产上链,而法案的合规框架使其成为RWA生态核心支付工具。特朗普家族可通过手续费、质押收益等捕获平台价值,抢占万亿美元RWA(现实资产代币化)市场,实现“政治资源变现”。
以及,USD1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和主权财富基金,而非散户。这种定位有助于川普家族打入传统金融体系,同时避免与USDT、USDC在零售市场的直接竞争。
风险提示:本文借助AI整理编辑,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作为投资依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