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食品配料表遮遮掩掩,监管不能视而不见
近日,刚从大理旅游回来的90后程序员小王告诉记者,因为对那边的鲜花饼念念不忘,于是想上网买点。然而,他发现,不少店铺打出“0香精”“纯天然”招牌,唯独配料表踪迹难寻,只能向客服索要。有商家爽快地发过来,但也有商家回复“明天给你拍照”,还有商家只是表示“绝对没有添加剂”。
配料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重要参考信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清清楚楚标注、展示食品配料表,既是食品企业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底线,也是食品企业应尽的法定义务,没有线上、线下之分。
商家跟消费者玩起“躲猫猫”把戏,网售食品配料表遮遮掩掩,避重就轻,隐去部分关键信息,不敢直接清晰完整地将食品配料表展示给消费者。无论商家此举出于何种动机,也不管遮遮掩掩的食品配料表到底有没有暗藏不可告人的秘密,这种行为本身是不被法律允许的。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成分或者配料表”等事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进一步规定,配料表中配料的标示应清晰,易于辨认和识读,配料间可以用逗号、分号、空格等易于分辨的方式分隔。标签标示内容应真实准确,不得使用易使消费者误解或具有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
商家网售食品配料表遮遮掩掩,使得消费者网购食品如同开盲盒,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无小事。面对网售食品配料表遮遮掩掩现象,消费者要较真,监管部门及电商平台也要有所作为。
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网售食品信息展示情况的抽检力度,加大对相关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网售食品配料表遮遮掩掩的违法成本。电商平台要为网售食品关键信息展示立规矩、定标准,明确要求卖家在显要位置详细完整展示食品配料表。
(作者 张立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