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会遗传吗?徐浦特聘肿瘤专家张晖医生:母亲患癌,女儿风险高多少?做好 1 件事能预防
“很多女性担心‘母亲得了乳腺癌,自己会不会也患病’,甚至因家族史陷入焦虑 —— 乳腺癌确实存在遗传倾向,但并非‘母亲患病,女儿就一定会得’。” 徐浦中医医院特聘肿瘤专家张晖指出,临床数据显示,母亲患乳腺癌时,女儿的患病风险会比无家族史人群升高,但通过科学预防,能有效降低风险,其中 “精准筛查” 是关键,无需因遗传倾向过度恐慌。
乳腺癌的 “遗传倾向”,不是 “绝对遗传”
张晖专家解释,需客观看待乳腺癌的遗传影响,避免认知误区:
遗传占比有限:乳腺癌的发生是 “遗传 + 环境” 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约占整体风险的 15%-20%,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多数乳腺癌患者无家族史,而是与激素水平、不良生活方式(如晚婚晚育、肥胖、长期熬夜)等后天因素相关;
风险有 “分级”:若母亲在 50 岁前确诊乳腺癌,或家族中存在 2 位及以上乳腺癌 / 卵巢癌患者(如母亲 + 姨妈),女儿的遗传风险会更高;若母亲在 50 岁后确诊,且家族中无其他癌症患者,女儿的风险升高幅度相对较小,无需盲目担忧。

母亲患癌,女儿风险具体高多少?
结合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张晖专家明确给出风险参考:
普通人群风险:无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终身患乳腺癌的风险约为 12%(即每 8 位女性中约 1 位可能患病);
母亲患癌后的风险:若母亲确诊乳腺癌,女儿的终身患病风险会升高至 20%-30%,即风险比普通人群高 1-2 倍;若母亲携带明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如 BRCA1/2 基因突变),女儿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升高至 50% 以上,但这类明确遗传病例仅占乳腺癌总病例的 5%-10%,并非所有家族史都与基因突变相关。
做好 “精准筛查” 这 1 件事,能有效预防风险
针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张晖专家强调,“早筛查、早发现” 是降低遗传风险的核心措施,比单纯担忧更有效:
筛查时间提前:无家族史女性建议 40 岁开始乳腺筛查,有 “母亲患癌” 家族史的女性,筛查时间需提前至 35 岁(若母亲确诊年龄小于 45 岁,可进一步提前至 30 岁),通过更早介入,及时发现早期隐匿病变;
筛查项目优化:基础筛查选择 “乳腺超声 + 乳腺钼靶” 联合检查 —— 超声能清晰显示乳腺结构,钼靶对钙化灶敏感(部分早期乳腺癌仅表现为钙化),两者互补可提高检出率;若筛查发现异常,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乳腺磁共振(MRI)等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筛查频率调整:普通人群每 2 年筛查 1 次即可,有家族史的女性建议每年筛查 1 次,确保持续监测乳腺健康状态,避免因间隔时间过长遗漏病变。
搭配 2 个生活习惯,进一步降低风险
除精准筛查外,结合健康生活方式,能更全面降低遗传风险:
规避后天风险:减少高脂饮食、避免长期熬夜、控制体重(肥胖会升高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风险),不吸烟、不饮酒,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抵消部分遗传带来的风险;
关注身体信号:若出现乳房硬块、乳头溢液、皮肤异常等症状,无论是否到筛查时间,都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干预。
若你有乳腺癌家族史,或对筛查方案有疑问,可预约徐浦中医医院张晖专家门诊,获取个性化的遗传风险评估与筛查指导,科学守护乳腺健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