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工重大丑闻,波音多了一个难兄难弟,这次轮到五角大楼发飙
这几天,五角大楼的气氛异常的压抑。因为一份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米拉玛航空站流出的备忘录,让国会老爷们和五角大楼的一众代言人,脸上挂不住。一个巨大的美国军工丑闻出现,波音居然还能多出来一个难兄难弟。
根据美国《防务新闻》的爆料,加州圣迭戈米拉玛航空站流出的备忘录,属于该地区驻扎的海军陆战队“第311战斗机中队”。按照备忘录里的记录,在2023年一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按照产能,向该部交付了5架F-35C战机。但非常可怕的是,一年交5架飞机,居然可以达到架架有问题的程度。
而且,每一架都是一些完全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国际地位不太相符的问题。要么是飞机燃料内有金属污染,要么是螺丝都能拧错。更有甚者,在F-35C的记忆折叠部分,发现了一把刮刀。这要是没发现,只怕是直接破坏机翼稳定性,随时可能出人命。事情闹得五角大楼忍无可忍,在那发飙。
网上有好事者注意到,这支曝光问题的“第311战斗机中队”,名气可不小,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里,第二支列装清一色F-35C的攻击中队。这样一支影响力较大的部队,理论上得到的战机应该是更好的。结果,接连几次的低级错误和生产问题,侧面上也能反映出,当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生产线状况。
展开全文
我记得我们之前聊过,关于美军F-35非战时状态下的一系列战备数据的时候提到过,美军除了面临着F-35本身设计时的技术限制,还面临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可替换零部件的供应非常不稳定,导致很多航空部队的F-35队伍,处于一个低“能执行任务率”。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社会问题的一种折射。一方面,是工业制造业外迁,带来的工业空心化,引发了去工业化的不可逆结果。由此带来的,就是制造能力的退化、熟练工人的断档、项目管理经验的缺失,以及管线设计问题等等。
而另一方面,就是财政问题和军队内部的贪腐“合法化”情况。因为引入了军事承包商,军队、政府和企业,形成了一个长期的“旋转门”。这就导致,乍看起来,好像美国人军费挺多的。可真正能用到实处的,却少得可怜。
坦率地说,美国军工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十年的“旋转门”和“工业空心化”,不论是波音,还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这种大时代浪潮面前,真的是一点反抗余地都没有,也是颇让人感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