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提醒广大用户防范“反催收代理”陷阱守护个人征信记录和财产安全
近日 , 郑州、焦作、太原三地警方同时出动 100 余名警力 , 对一从事 " 反催收 / 代理维权 / 债务协商 / 债务优化 " 业务的公司及上游链条人员开展收网行动 , 控制涉案人员 67 人 , 查扣涉案手机、电脑 300 余台。经审查 , 该公司管理层、业务骨干、外围核心协助人员等 41 名犯罪嫌疑人 , 因涉嫌诈骗罪、伪造印章罪 , 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本次案件打击规模之大、链条穿透之深 , 创互联网金融同类案件新高。
近年来 , 消费金融行业迅速发展 , 大量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得了金融机构提供的便捷普惠金融服务。与此同时 , 一些不法人员却试图利用相关政策漏洞 , 以协助用户拖延逃避还款为诱饵 , 通过为用户伪造病例等非法方式牟利。这类行为 , 已逐渐形成一条专业的黑灰产业链。
2023 年 10 月 , 由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 反催收 " 黑灰产业现状危机及其治理研究报告》指出 , 国内 " 反催收 " 黑灰产业已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个体萌芽阶段 , 发展进入当前由非债务主体第三方主导的、有组织产业化阶段。
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捷信 " ) 致力于做 " 负责任、有温度的消费金融提供商 ", 以保障用户财产安全为己任 , 提醒广大用户防范 " 反催收代理 " 陷阱 , 识别 " 反催收 " 黑灰产业常见套路 , 助力广大用户守护个人征信记录 , 以实际行动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什么是 " 反催收 "?
所谓 " 反催收 ", 是指以非法手段教唆用户恶意逃债 , 并以此非法牟利的黑灰组织。不法分子打着能为用户减免债务的幌子 , 向用户传授 " 减免利息 "" 延期还款 " 的技巧。在收取用户相应 " 反催收 " 服务费并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后 , 他们会以用户的名义跟银行以及网络贷款平台联系 , 沟通延期还款。但实际情况是 , 不少用户不仅未能成功办理延期还款 , 还被反催收组织进一步 " 割韭菜 " ——不仅损失了所谓 " 反催收 " 服务费 , 还被倒卖个人信息 , 遭遇营销电话、短信等高频骚扰。
此外 , 不法分子还利用部分信息主体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心理 , 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 , 以 " 征信修复、洗白、铲单 "" 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 " 为名行骗 , 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为此 ,2022 年 3 月 3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重点开展 " 征信修复 " 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 惩治不法分子。
二、揭秘 " 反催收 " 组织套路 , 守护个人征信记录及资产安全
捷信从 " 保障用户资产安全 , 守护用户信用记录 " 角度出发 , 多次发布通知及风险提示 , 并为广大用户揭秘 " 反催收 " 组织的重重套路 , 提醒广大用户提高警惕性 , 避免落入 " 反催收 " 圈套 , 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 造成个人财产损失。
目前 , 经曝光的 " 反催收 " 操作套路多达十余种 , 不法分子为吸引用户 , 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推荐下载防爆通讯录、众筹还款、民生保障网、撸口子大军、征信修复和债务重组 , 乃至通过虚假材料伪造弱势群体身份以申请减免息费、借助舆论压力倒逼金融机构 , 各种套路层出不穷。
如疫情期间 , 金融机构针对困难人群推出延期还款、减免息费等政策以减缓用户压力。然后却被 " 反催收 " 组织的不法分子利用 , 与用户串通 , 伪造村 ( 居 ) 民委员会开具的经济困难证明材料或医院开具的身患重病的证明材料 , 以此在与金融机构的协商中获得更多的筹码。但不少金融机构实地调查发现 , 部分用户提供的所谓经济困难、重大疾病的证明以及证明材料上加盖的公章都是伪造的 , 涉嫌伪造证明 , 逃避相关责任 , 系违法行为。
部分购买过此类服务的用户表示 , 在缴纳高额服务费后 , 自己不仅未能成功办理延期还款 , 反而还遭遇到个人信息被倒卖的情况。而在信息被倒卖之后 , 用户面临的风险将更加严峻。因为反催收组织往往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卡、信用记录等隐私信息 , 以此在收取用户高额服务费后 , 通过倒卖用户信息再次非法牟利。用户在个人隐私泄露之后 , 将面对无休止的高频电话、短信营销骚扰 , 甚至成为犯罪分子 " 狩猎 " 的对象 , 伺机对其进行诈骗或资金窃取 , 被拖入更深的泥潭。有些 " 反催收 " 组织甚至会利用曾经欺骗金融机构的虚假材料作为证据 , 对用户进行反向敲诈。若用户害怕事情暴露涉及违法犯罪 , 便会被 " 反催收 " 组织继续割韭菜。
捷信提醒广大用户 , 合理借贷 , 按时还款 , 勿要轻信不法分子天花乱坠的宣传 , 误入 " 反催收 " 组织陷阱 , 远离伪造材料、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违法行为的侵害 , 守护个人征信记录 , 保障个人资产安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