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到底消灭了多少日军?又淹死了多少民众?
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到底消灭了多少日军?又淹死了多少民众?真实数据你可能不信......
1935年,法肯豪森担任蒋介石的军事顾问。
8月份,他向蒋介石预估了日军侵华的走向,并首次提出了用黄河阻断日军南进的方案。
日军展开全面侵华后,法肯豪森亲自上前线协助指挥了沪淞会战,灭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蒋介石信心大增,把黄河阻断日军南进这事给忘了。
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有些飘了,没有听从法肯豪森的建议,一鼓作气乘胜追击。
不久,法肯豪森离开了中国。
法肯豪森走后,蒋介石突然觉得他的建议是正确的,立即集结20万大军准备在徐州围歼日军,但是已经晚了。
由于日军获得了喘息机会,早已经集结了30万大军。
二打三,连取胜的可能性都没有,要知道,台儿庄大捷六打一才成功呢。
蒋介石见打不过,就主动放弃了徐州。
日军占领徐州后,土肥原贤二大喜过望,带领第14师团2万日军,准备夹击撤退中的国军。
当时,有12万国军没来得及撤退,蒋介石当机立断,想再次在兰封上演台儿庄大捷翻版,立即命令程潜反包围土肥原贤二。
然而,驻守兰封的桂永清,看见土肥原贤二打过来,竟然不战而逃。
土肥原贤二抓住机会,冲出了包围圈。
兰封闹剧发生后,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一众国民党将领竟然拿不出一个有效的方案来。
后来参谋长晏勋甫建言:以水代兵。
蒋介石听后沉默了很久,最终下定了决心。
在黄河挖堤口的任务,交给了商震,蒋介石还拨付了一些专款交给程潜,让他安置附近的村民。
可是,黄河决堤可能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程潜感到事关重大,也向蒋介石做了汇报。
此时的蒋介石已经下定了决心,让程潜不用管那么多。
另一边,商震的决堤工作并不顺利。
其部下在赵口连挖带炸好几天,但是水道阻塞水流不畅,达不到水淹日军的效果。
展开全文
6月5日,逃过一劫的土肥原贤二纠集第16师团从东、北两面猛攻开封,当天子夜就攻陷开封。
随后,土肥原贤二继续向郑州推进,郑州如果失守,日军将在一到两周内直逼武汉。
蒋介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令程潜务必在三日内决堤黄河。
程潜来到赵口一看,大失所望,遂把决堤口改到了水流湍急,堤坝薄弱的花园口。
6月9日一大早,工兵的工作已经完成,由国军飞机接手对花园口进行狂轰滥炸。
没过多久,一股70多米宽,三四米高的黄河水便从花园口喷薄而出。
以水代兵的策略,完全出乎日军的意料之外。
彼时有4个师团的日军被淹,包括第14和第16师团。
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跑得快,撤退到了中牟县城;
第16师团跑慢了,几乎全部被淹没。
据统计,日军4个师团大约有两千到一万名日军,被洪水冲失或者淹死。
虽然消灭的日军并不多,但以水代兵还是发挥了两个关键作用。
一是给当时处于兵败如山倒的国军,赢得了反击机会。
黄河一决堤,国军就夺回了尉氏、中牟、西华、太康等县。
二是延迟了日军的西进和南下计划。
黄河决堤后,日军六年后才攻陷郑州,而且终止了原计划的南北夹击武汉。
可是,花园口决堤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决堤后,水势和水流方向不可控,加上决堤当天开始,又连续暴雨,让局势完全失控。
同日军的损失相比,我国的损失更加巨大。
3省44县1250多万无辜群众遭到洪水袭击,89万多人直接被淹死,290多万人背井离乡躲避灾难。
花园口决堤后,国民党媒体当即对外报道,是日军炸毁了黄河堤坝。
这立即引发国际社会对日本政府的谴责,也激发了我国人民的怒火。
但蒋介石自己在日记中,并没有否认黄河决堤是自己所为,还称这是下作的下策,其实以水代兵的计策并没有错,错在执行不对。
决堤时间太早了,为了淹死4个师团就决堤,未免太过小题大做。
如果诱敌数十万深入再决堤,效果就不一样了。
可历史没有如果,错误也无法弥补!
参考资料
上游新闻《1938年蒋介石炸开黄河花园口,淹死多少民众?》
评论